
拿出手机,打开微信小程序搜索“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四川”,实名注册并完成身份验证,申请二审立案及上传材料,当事人完成以上三步,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民事、行政案件上诉申请。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在16个省份试点二审案件网上立案工作,四川是其中之一。
截至8月31日,试点省份法院立案周期平均时长较试点前缩短四分之三以上,最快可以实现当日申请、当日立案。
解决问题而不是“走程序”
老百姓到法院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走程序”的。为了解决人民群众长期反映的二审立案周期过长、流程不透明、存在影响“公正与效率”的“隐形审理周期”等难点痛点问题,最高法自2022年1月1日起在山东、浙江、河北3个地区开展民事、行政二审案件网上立案试点工作。
“相较于之前只能通过线下提出申请,二审网上立案的推广能够有效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最高法立案庭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动实现二审网上立案改革,是顺应时代发展、便利人民群众依法行使诉权、有效解决二审立案周期长问题的重要举措。
在第一批试点中,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自开展工作以来,审核二审网上立案申请3.12万件,已完成立案2.83万件,系统内未审核案件均控制在2日之内,最快可以实现当天审核、当天立案。
“我今年代理的一个民间借贷纠纷案件,2月14日上诉,法院当天审核通过,两天后我就收到了正式立案通知,完全没想到速度这么快。”山东广桥律师事务所律师邱彬说,以前代理的案件要上诉,需要联系一审法官办理,等待送达,习惯了几个月才能立案,还得打印纸质材料邮寄或者到法院现场提交,现在随时随地就能在网上上诉,不需要来回跑,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诉讼更加便利。
青岛中院民事二案立案团队负责人袁宏英介绍,上诉改革后,当事人可以通过山东法院电子诉讼服务网或者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直接向二审法院上诉,法院在线审核,通过后在线发送上诉状,待上诉期满后即可二审立案,民事案件二审立案周期平均缩短了40天以上。
“对于当事人有特殊情况、需要尽快立案的,如当事人年事已高且患有疾病、外来务工人员讨要劳务费、单亲妈妈要抚养费、小微企业急需资金周转等,我们都会立即审核、尽快立案,为当事人的生活提供司法保障,为优化营商环境护航。”袁宏英说。

为权益实现安上“加速器”
在稳步推进第一批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自今年1月1日起,天津、辽宁、吉林、江苏、福建、江西、广东、海南、四川、贵州、陕西、青海、新疆13个地区开展第二批试点工作。
辽宁省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一庭法官助理从庆,负责上诉案件审查立案工作,她说:“如何提高上诉案件流转效率、如何为当事人提供更高效的诉讼服务、如何更显著缩短上诉案件流转天数,是现阶段二审立案工作中的重难点,也是我们不断尝试改革审查模式,利用数字赋能规范和加快审查流程的工作方向。”
从庆回忆说:“2022年11月,最高法印发《关于开展第二批民事、行政第二审案件网上立案试点工作的通知》,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也对大连法院作出‘依托智慧法院先行一步’的工作指示,为我们‘破难题’‘通阻滞’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坚定了我们彻底改革的决心。”
“3月初,我们在全省率先办理第一件二审案件网上立案。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走通二审网上立案流程,指导当事人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提交上诉材料,我们在第一时间对该案进行了接收审查,降低了当事人上诉的时间成本。”从庆说。
与此同时,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贯彻落实最高法关于开展第二批民事、行政二审案件网上立案试点工作的要求,于今年4月3日在线开通二审网上立案当事人申请端口,积极实践并探索二审网上立案新流程、新方法。
在4个月内,西安中院实现民事二审网上立案2346件,以不断缩短的平均立案天数为当事人上诉权益的保障和实现安上“加速器”,为打造法治化、一流化的营商环境提供“助力器”,以屡破新高的审核率让上诉流转搭上高效便民、透明可视的“直通车”,人民群众立案满意度切实提升。
最高法立案庭相关负责人表示,相较于之前当事人采用线下方式提出民事、行政二审立案申请,二审网上立案试点改革增加了当事人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等网上诉讼平台直接向二审法院在线提出上诉申请、提交上诉材料的渠道,由二审法院直接完成线上立案审查、上诉状副本送达等工作,不再转交原审法院,实现了二审立案全流程在线办理,最大程度缩短流转时间,让数据多跑路、当事人少跑腿,大大减轻当事人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推动二审立案驶入“快车道”
最高法立案庭相关负责人表示,试点过程中,16个试点地区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结合本地区实际,从制度建设、技术支持、人员保障、宣传推广等多向发力,不断完善二审网上立案工作流程,推动二审立案工作驶入“快车道”。
截至今年8月31日,16个试点地区共收到民事、行政二审网上立案申请132382件,立案周期平均时长较试点前缩短四分之三,最快可以实现当日申请、当日立案。
其中,天津市三级法院自今年1月1日起全面开展二审网上立案试点工作。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强化组织领导、制定规则流程、打通关节堵点和广泛宣传引导,推动二审网上立案试点工作全面有序开展。截至今年6月底,共受理民事、行政二审案件网上立案483件,平均审核时长5.19天,平均立案时长9.49天。
该负责人介绍说:“经过试点,二审网上立案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实现网上立案从一审向二审程序的延伸,二审立案渠道更加多元,更加方便当事人行使上诉权。二是采取全流程在线办理新模式,有效缩短了二审立案周期,节约当事人诉讼成本,切实提升群众立案满意度。三是实现二审立案全过程留痕、全流程节点监督,推动二审立案工作更加透明和规范化,助力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下一步,最高法将不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效,以新时代能动司法理念抓实抓好二审网上立案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从机制上切实解决二审立案周期长、流程不透明的痛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立案工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法治日报 张晨)